论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蕴涵的三层关系On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Implied in the “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”
余泽娜;
摘要(Abstract):
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,其理想状态是和谐共生。"人与自然和谐共生"蕴涵了三层关系,这三层关系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而被逐渐展开。第一层关系是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,其核心是合理定位人类在自然世界中的位置,强调人类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、依赖自然世界,人类应恢复对自然的敬畏,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开展生产生活活动。第二层关系是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的关系,强调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在生存发展利益上紧密相依,应尊重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位边界,人类在生态位域内利用非人类生命提供的资源应有节有度。第三层关系是人类与生命共同体的关系,强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想状态是共生共荣,生命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,人类应在生命共同体中积极承担道德主体的责任。
关键词(KeyWords): 和谐共生;人类;自然世界;非人类生命;生命共同体
基金项目(Foundation):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项目“'人与自然和谐共生'理念研究”(项目号:XYYB201801)的阶段性成果
作者(Author): 余泽娜;
Email:
DOI:
参考文献(References):
- (1)[美]菲利普·沙别科夫:《滚滚绿色浪潮》,周律等译,北京: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,1997年,第115页。
- (2)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》(第1卷)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9年,第161页。
- (3)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(第4卷)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5年,第383-384页。
- (1)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》(第31卷),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72年,第251页。
- (2)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》(第4卷),第383页。
- (3)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(第2卷),北京:外文出版社,2017年,第394页。
- (4)习近平:《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8年6月14日。
- (1)[美]蕾切尔·卡逊:《寂静的春天》,许亮译,北京: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5年,第229页。
- (2)[美]蕾切尔·卡逊:《寂静的春天》,第2页。
- (3)[美]Fritjof·Capra:《生命之网》,朱润生译,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7年,第8页。
- (4)储诚进、王酉石等:《物种共存理论研究进展》,《生物多样性》2017年第4期。
- (1)彭文俊、王晓鸣:《生态位概念和内涵的发展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定位》,《应用生态学报》2016年第1期。
- (2)周鸿:《人类生态学》,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年,第95页。
- (1)[美]利奥波德:《沙乡年鉴》,舒新译,北京: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5年,第231页。
- (2)佘正荣:《天人一体民胞物与:对生命共同体的道德关怀》,广州:广东人民出版社,2015年,第73页。
- (3)习近平: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10月28日。
- (4)习近平:《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》,新华网,2018年5月4日。
- (5)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(第2卷),北京:外文出版社,2017年,第525页。
- (1)参见周国文主编:《西方生态伦理学》,北京:中国林业出版社,2017年。
- (2)习近平:《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》,新华网,2013年5月24日。
- (3)佘正荣:《天人一体民胞物与:对生命共同体的道德关怀》,第84页。
- (4)马克思恩格斯选集(第4卷),第279页。
- (5)马克思恩格斯选集(第4卷),第383-384页。
- (6)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》(第2卷),北京:外文出版社,2017年,第525页。